返回顶部
首页
机械 | 工程 | 工具 | 行业 | 信息 | 集合 | 诗词 | 组词 | 范文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原料动态 详细信息
防控脑卒中须答好“强基”题
2025-11-21    阅读量:29892    新闻来源:互联网     |  投稿

2025年中国脑卒中大会近日在京召开。大会以“做实基层防控,规范指导减残”为主题。在“中风识别强基行动”分会场,多名来自地方政府部门、临床、公共卫生领域的代表,聚焦政策协同、多维治理等脑卒中防控核心议题,展开经验分享和深度讨论。

加强顶层设计让基层防控再上台阶

在大会主会场,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作了题为“聚焦人民健康,开启脑卒中防控新篇章”的主旨报告,全面梳理当前脑卒中防控与减残工作,系统展示了“十四五”以来我国脑卒中防控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同时明确了“十五五”期间全国脑卒中防控工作重点。

吉训明指出,“十五五”期间,全国百万减残工作要以《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为引领,持续提升基层脑卒中防控救治能力。

在“中风识别强基行动”分会场的圆桌讨论环节,吉训明再次强调,卒中防控必须迈向“前移干预、主动预防”,把风险识别、健康管理和干预体系真正落到社区和人群端。

“‘强基’工作不是概念倡导,而是要在国家百万减残工程省级专委会、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和基层体系层面形成可核查、可操作的能力建设机制,推动优质专家力量真正下沉、培训基层、赋能基层,让基层不只是做‘接转诊’工作,而是成为脑卒中防控第一线能力单元。”吉训明说。

加强政策引领让一线防控走深走实

萍乡市是江西省的一个地级市。萍乡市湘东区的常住人口约有30万,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4。该区副区长白薇介绍,在2022年底进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以前,该区循环系统疾病死因在全部死因占比中高达47.15%,高血压、糖尿病等与脑卒中发病密切相关的基础病患病率合计超过40%。白薇坦言,诊疗设施设备落后、医疗服务能力薄弱、专业人才匮乏等现实原因,使得县、区特别是乡、镇、村层面的脑卒中防控工作较难推进。为了改变基层脑卒中防控的落后局面,该区以政策为引领,找准破局点,开展了一系列重点工作。

白薇进一步介绍,该区以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破局抓手,抓住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责任、利益、服务体系整合契机,在原有区、乡、村三级体系基础上,把村小组、村民也纳入组成五级网格,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嵌入基层网格,建立慢性病管理示范村并推广“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模式。目前,全区已建成66个示范村,264名专兼职网格员投入工作,投放设备600台,规范管理人数从1.1万提高至4.2万。

作为常住人口约68.6万的县级城市,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于2023年9月获批“健康中国中风识别行动”全国首批和山东省唯一试点区。冠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张刚指出,该县在脑卒中防控领域取得显著成效的“秘诀”是以政府为主导,形成覆盖宣教、筛查和管理的全链条推进模式。

张刚介绍,在健康宣教方面,卫生健康局会同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在城乡主干道、广场、商超等地粉刷标语、悬挂条幅2900余条;组织医疗机构制作“冠县话讲中风”等小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进行宣传,同时组织100名医疗专家、培训108名干部职工成立宣讲队,科普脑卒中防控知识;针对老年人是主要的脑卒中高危人群而冠县老年人又喜爱豫剧这一实际情况,会同县文化和旅游局邀请梨园春擂主团队,以“远离中风”为主题创作了豫剧、山东快书等戏剧曲艺作品,通过“送戏下乡”到村庄、社区巡演。在筛查防控方面,该县依托“30岁以上知血压行动”,在县乡医疗机构就诊系统嵌入首诊测血压程序,并从2024年开始,组织1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立工作队,开展对30岁以上居民入户测血压行动。此外,2024年,该县财政部门拿出400万元对全县60~64岁常住居民进行免费体检,目前又正在开展55~59岁人群的体检工作。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仲重阳表示,近年来,海安市围绕“市—镇—村”三级联动构建全链条脑卒中防控网络,取得积极成效。在村级层面,以卫生室作为心脑健康哨所,开展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随访与数据录入工作,成为百万减残工程触及居民的“神经末梢”;在镇级层面,脑卒中防控站提供筛查、慢性病管理、急救与康复一体化服务,是连接基层与市级医院的关键枢纽;在市级层面,打造市级医院卒中减残中心,优化“绿色通道”,实现院前院内救治一体化,强化医共体内部协同。

公共卫生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邵瑞太教授表示,湘东、冠县、海安的脑卒中防控实践经验具有各地特有的资源、文化或治理特点烙印。这也提示地方政府在制订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地区多样性,用系统化思维构建“发现—干预—评估—改进”完整链条。“政策是否有效,不在于口号喊得多响亮,而在于能否真正沉到机制层、流程层和执行层,是否能够把‘看得见的做法’转化为‘留得住的能力’,把阶段性亮点变成可持续的治理力。”邵瑞太说。

加强证据总结让基层防控有据可循

吉训明在发言中提到,要坚持以“中国数据回答中国问题”,依托国家百万减残工程、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等平台,围绕我国脑卒中防控的真实需要,组织开展高质量科研工作,形成基层可用、成本可控的技术方案。

天津市环湖医院副院长、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副秘书长岳伟表示,推进脑卒中基层防控,其核心在于以标准化为牵引、以信息化为支撑、以基层可执行为目标,在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脑卒中防控路径。“接下来,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将继续发挥技术与质量体系优势,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支持各地在不同基础上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脑卒中防控体系。”岳伟说。

另有参会者表示,加强证据和路径总结,对于提高脑卒中防控效率尤为关键。通过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各地基层防控实践中的数据与案例,提炼出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操作模式,不仅能够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明确指导,还能为政策制订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而总结过程也是经验交流与共享的过程,有助于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推动脑卒中防控能力整体提升。

记者手记

让基层脑卒中防控再“热乎”些

脑卒中防控强基工作并非一个短期项目,而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人、财、物,甚至情感资源的持续性工作。如何使防控具体执行者与老百姓均产生获得感,进而形成合力,是脑卒中防控各相关方在下一步工作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推动基层脑卒中防控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各方满意度,政策衔接、能力下沉、新技术和新工具落地、数据积累、路径总结等,缺一不可。此外,在防控过程中,突出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十分关键。

萍乡市湘东区副区长白薇在圆桌讨论中直言,一线医务人员为脑卒中防控工作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例如,在入户筛查工作中,他们从最初的不被理解与认可,逐渐被老百姓接纳和需要,并且从成功筛查出高危脑卒中患者的工作中获得了身为医者的职业成就感。这样的良性循环在脑卒中防控工作中并不少见。

事实上,人文关怀可体现在基层脑卒中防控的多个方面,比如对一线防控人员的关怀,关注他们的工作压力与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能力培训与职业上升途径,让他们在防控工作中持续发挥专业能力。再如对公众的关怀,让宣传教育作品更有温度、更接地气,帮助公众消除恐惧与误解,增强其主动参与防控的意识。又如在防控工作的各个环节设计中,充分考虑当地政府、机构和公众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借助更加便捷、有效、低成本的举措提高脑卒中防控整体效果。

基层脑卒中防控工作不仅仅是卫生健康行业的职责,还需要在城市治理体系与执行体系中,获得全社会用心、用情的参与与支持。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网机械,okmao.com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客服邮箱:23341571@qq.com | 客服QQ:23341571
全站地图 | 二级目录 | 上链请联系业务QQ:23341571 或 业务微信:kevinhouit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