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文造纸5月6日于香港洲际酒店召开股东周年大会,记者到达现场时见到有不少股东正进行登记。记者在现场随机询问好几个股东,发现不少人是受委托代股东来参加股东会。在多番询问下,记者在股东会现场亦遇到理文造纸的“忠实粉丝”,称自公司2003年上市起便以4港元左右之价格开始持有公司股票,后亦有加仓,也算是跟理文造纸的成长一路相随了中国机械网okmao.com。
在股东会后传媒访问环节,公司首席执行官李文斌称,公司包装纸业务目前在中国有500万吨产能,在越南厂房有50万吨产能;卫生纸目前约60万吨产能,从6月开始新生产线投产后,产能将会增加至78万吨产能。包装纸业务方面,自中美贸易摩擦开始以来,李文斌称对中国本地市场需求有所影响,现时内地包装纸市场需求萎缩了10%,且难料未来走势。
不过,李文斌称其他市场良好发展弥补了国内市场的萎缩,他表示公司目前有在其他东南亚国家筹备新生产线,相信新生产线投产不需要等待很久,惟拒绝透露更多有关生产线筹备情况。而在卫生纸业务方面,主要以内需为主,则相应受贸易摩擦影响甚微。公司董事总经理李经纬认为,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卫生纸业务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在目前各方都在密切留意中美贸易谈判进展的关头,美国总统特朗普推特发文将在周五对2000亿美元中国货物关税由10%增加至25%。“作为一家中国企业,我们心里自然也是不安乐,希望贸易摩擦可以尽快得到解决。”李文斌于今日记者会上说。他称公司将厂房转移去越南,最主要不是因为贸易摩擦,而是见到有客户将订单转移至越南,公司为更好匹配客户需求而做出此选择,“在贸易摩擦难料的时候,根据客户的需求走就是最佳选择”。
而在包装纸受外围环境影响时,理文在卫生纸上开始加大发展,因卫生纸业务主要市场在内需,相对来说更不易受到外围因素影响。截至2018年底,公司卫生纸业务占收入比重约在15.67%,年内卫生纸分部盈利约为8.4亿港元,对盈利贡献占比为13.3%。公司称,未来会继续在卫生纸业务方面加大力度,业务占比亦会持续提升。
近年来,理文在卫生纸业务方面发展速度较快,其主打的一个特色便是“原色纸”,李文斌称,原色卫生纸成本相对低,又符合消费者对于健康的需求,因而更容易吸引到客户。只不过,到如今原色纸已经不是理文的独门秘诀,随手一搜购物网站,各种草浆竹浆制成的原色卫生纸比比皆是,五花八门的品牌纷纷出来抢夺市场。如果说理文过去卫生纸业务的增长有赖于“原色纸”的一鸣惊人,那么要维持未来卫生纸业务的增长是否需要开始思考下一个带动增长的好点子?
记者在现场采访交流时,有股东称自己都有持有同业公司维达国际(03331-HK)的股份,最关心的问题也是理文造纸能否也如竞争对手一样未来在新产品的推出上有亮点。记者在记者会上问及新产品问题,公司以不做新产品宣传为由并未有过多作答,只称目前生产线只有产能增加,而之后也会考虑不同品种、香味等新产品推出。
以下为现场部分实录:
Q1:公司去发展海外市场是否有避免贸易摩擦的因素?
A:其实不应该是“避”,我们见到有些客户本身将订单转移过去(东南亚),所以我们就是跟随客户的需求来进行转移。我们不想只针对中国、美国市场,这样很多客户需求覆蓋不到,我们想要发展全球的订单。
Q2:贸易摩擦会否影响公司加价的计划?
A:价钱和国内的废纸相挂钩,国内废止都没加过价,一直都在减价,证明工业用的废纸和工业用的成品纸,大家的需求都同步有影响。所以我相信影响不会很大,但确实形势不会比之前好。在贸易摩擦难料的时候,我们根据客户需求走就是最好的了。未来卫生纸业务比重会慢慢增加。
伴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走深走实,一批批涉及领域宽、覆盖国别广、基础作用大、示范效应强、民生工程多的项目签约落地,这既是“一带一路”倡议为企业带来的投资贸易新机会,也将形成更多可视化成果,添彩“一带一路”工笔画。
央企大单促“五通”
——近千场次中外企业“一对一”对接洽谈,签约项目涉及电力、石油、能源、铁路、建筑、食品、艺术等多个领域
如今对许多企业来说,“一带一路”意味着实实在在的合作机会和共赢生意。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陈洲介绍,“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期间,根据中外企业事先提交的合作意向和预先撮合情况,分行业、分时段组织近千场次“一对一”对接洽谈,一批涉及领域宽、覆盖国别广、基础作用大、示范效应强、民生工程多的中外企业合作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据不完全统计,至少17家中央企业签约数十个项目,合同金额数百亿美元。签约项目涉及电力、石油、能源、铁路、建筑、食品、艺术等多个领域。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本报记者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最终都落实在这些具体项目上。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中,既有框架协议,也有合作计划等长远发展的路线图,为具体的项目合作搭建了平台。签约项目的进度和规模,体现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反过来,这些项目的实施也将带动“一带一路”的“五通”建设——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全面推进。
中外企业都有份
——共建“一带一路”不是部分企业的“独角戏”,国企、民企、外企都在抢抓机遇
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具体项目的执行落地、一批经贸成果的最终呈现,都需要企业参与。或许曾经有观点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更多是国企的事,但实际上,近6年来,民营企业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民营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说。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超6000多亿美元;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有274家参与了“一带一路”建设。其中,“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泰国罗勇工业园区”等打造了中国民营企业参与建设的合作园区典范。
“在国际经贸格局变化的背景下,企业都在寻找投资和贸易的新增长点,而‘一带一路’倡议无疑带来了广阔的空间。”白明说,国际合作有两个基本点,一是拓展机会,二是控制风险,只要做好了这两点,对企业来说就不会有大问题。“一带一路”倡议对机会的拓展已经非常明确,而一些既有做法比如项目提前对接、建设境外经贸园区、抱团出海等,实际上是企业控制风险的有力举措,两方面同时行动,可以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拓展合作。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来说是难得的机遇。
正是在这种机遇的吸引下,无论国企民企、中企外企,纷纷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
到目前为止,中央企业共承担“一带一路”建设项目3120个。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说,通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央企加快了自身国际化进程,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促进了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带动了当地就业,改善了生活环境,推动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为当地产品走向中国、走向世界打开了方便之门,增强了贸易往来、要素流动和人文交流,在促进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批外企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力量。渣打集团主席韦浩思介绍,目前渣打银行在45个“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业务,仅去年就参与了100多个“一带一路”项目,提供2000万美元的融资支持。“毫无争议的一点是,‘一带一路’提出以来取得了非常卓越的进展,在过去的近6年中,它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韦浩思说。
高质量是关键词
——各类企业可以通过组建联合体、合资公司、产业联盟和实施总分包等多种形式开展合作,既可以拓展双方市场,也可以一起开发第三方市场
近6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绘就“大写意”阶段转向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阶段。那么接下来企业该怎么做?
关键词之一是高质量。
肖亚庆指出,中央企业更加注重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融入项目建设,把最好的技术、装备和最高水平的建设、管理、服务投入到“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中,确保项目质量最优、效益最佳。比如,国机集团、招商局集团建设的中白工业园吸引力不断提升,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之一。中国建材承建的阿塞拜疆奇兹达斯水泥厂,是该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水泥厂,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未来还将积极推动中央企业对标世界一流水平、按照最高的质量标准进行项目管理和工程建设,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融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中,努力使每个重大项目都能体现出前瞻性、引领性、带动性。
高云龙表示,希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政府机构、商会继续密切联络交往,为企业参加“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多支持与帮助,让更多产业项目落地,更好促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企业要建设实施好一批规模效益较好、辐射作用明显、就业拉动力强的合作区和民生工程,有效管控风险,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关键词之二是多边合作。
肖亚庆说,我们鼓励中央企业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各类企业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组建联合体、合资公司、产业联盟和实施总分包等各种形式,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既可以在双方市场开展合作,也可以一起开发第三方市场,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外的市场,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开放合作新格局。
韦浩思认为,多边合作是未来共建“一带一路”的一大走向。他说,采取多边的方法,就可以实现更强有力的治理,在项目的质量和标准、透明度、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许多维度上,都可以有更好的提升。促进多边合作,需要政策的衔接,比如说减少法务和监管方面的障碍,确保强有力的投资支持,促进“一带一路”更好地迸发潜力。
随着一批新的项目签约落地,“一带一路”百花园又将绽放怎样的精彩?我们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