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在7月3日结束的2019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达沃斯组委会对外宣布,2019年为护理机器人的元年。并将社交机器人列为了2019年十大新兴技术。机器人制造业已备受世界经济专家们的极度关注中国机械网okmao.com。那么,中国的机器人制造业发展如何?尤其是在护理机器人元年,中国企业所制造的护理机器人已达到什么水平?带着这些疑问,近日,记者走进了一家知名机器人制造企业的研发中心,见识了中国机器人技术的实际应用水平。
【解说】画面中,就是沈阳这家机器人制造企业的一款护理机器人。从外形上看,这款机器人貌似就是一张可以变形的床。但实际上,这款机器人融合了多种最新技术。
【同期】某机器人公司BU经理 陈斌:护理机器人,首先咱们从床上来说,老人在床上能做到什么呢?就是说,子女家属可以通过一个我们的网关,来进行一个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可以看到老人在家里的生命体征状态,然后呢,从床上我们能实现,抬背、抬腿、翻身,整体倾斜,整体升降这等等功能,然后就还有一些控制方式,引入了一些智能的方式,比如说语音控制,还有一些手柄APP之类的。
【解说】据介绍,目前沈阳这家机器人制造企业已经攻克了人工智能、高集成一体化关节、智能传感、定位与导航等多项核心技术。除了护理机器人外,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了康复机器人、医用机器人等更加专业更加复杂的机器人。而这些机器人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款可以用脑电波控制的“意念”操控机器人。
【解说】据研发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是一款基于神经可塑性理论,将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进行脑电反馈训练的高科技智能机器人,通过脑电波仪检测脑电波,强化刺激大脑皮层,充分激发神经元的柔韧性和灵活性,促进优质的大脑连接,抑制不良情绪和异常行为。该“意念”控制机器人具有较强的应用创新性,其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脑机接口交互技术等,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解说】目前这款“意念”操控机器人,主要作为陪伴机器人,集专注度监测与训练、课程点播、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远程咨询等人机交互功能为一体。可以通过脑电波操控机器人的行走以及部分操作,并依靠提高使用者专注度等方式,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智力障碍等特殊儿童,以及长期处于紧张环境下的成人。
【解说】记者了解到,目前,沈阳的这家机器人制造企业所制造的机器人,全部为自主研发,核心部件已全部国产化。随着AI技术的不断升级、5G等互联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之相关的机器人已被研发应用。未来,更多包含了高科技的中国研发机器人,将会陆续面世。
【解说】身形似鸟可扑翼飞行,集中注意力可脑控无人机、脑控打字,7月26日至28日在河北保定举行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赛上,众多黑科技让人眼前一亮。
【解说】在BCI脑控机器人展区,来自江苏某科技公司的工程师樊金鹏向人们展示了脑控无人机技术。屏幕上有起飞、降落、旋转、前进等显示频率不同的字符,通过传感器采集脑电波、计算其与当前屏幕的哪一个闪烁频率一致,人们就可以对无人机发出相应指令。
【同期】江苏某科技公司工程师 樊金鹏
无人机的控制其实是基于SSVEP(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只不过是说我把SSVEP闪烁的命令设为起飞降落,它的一些指令,通过SSVEP,也就是说通过你的稳态视觉诱发来看起飞降落,它的指令,如果说采集您的脑电波OK的,和我这个指令的频率是对应的,那飞机随之给出相应的动作。
【解说】BCI就是脑机接口技术,除了无人机应用场景,这种技术在人与机器人的交流沟通领域有着重大创新意义和使用价值,比如助残康复、灾害救援、娱乐体验等,眼前人们围着争相体验的就是该技术在医疗康复领域的应用案例——“脑控打字”。
【同期】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张敏
这上面都是一些传感器,它通过这些传感器去测量人的脑部的信号,当然看不同的东西的时候这个信号会有所区别,我们把这个信号的差别找到,最后分辨人看的是什么。
【同期】现场观众 韩女士
我认为这是可以解放出手来,你像家里边手干着这个脑子里边可以干些其他的。
【解说】在共融机器人展区,北京科技大学带来了他们的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机器人可以模仿鸟的飞行方式——扑翼飞行,在空中做出各种动作。
【同期】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学生 黄海丰
像我们手里的这款老鹰,它可以实现滑翔、俯冲,还可以在低空进行小半径的盘旋。它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军民融合领域,比如说军事领域的军事侦查、军事打击,民用领域的机场、农田的驱鸟,环境监测,保护动物的动态监控,还有一些无人机的其他应用。
【解说】除了有共融机器人和BCI脑控机器人创新成果展示外,机器人工业设计大赛和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也在同期举行,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前沿科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