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获悉,2014至2017年,合肥中欧班列累计发运165列;2018年全年发运182列,超出了前四年发运列数的总和;今年前五个月合肥中欧班列发运183列,已超出2018年全年182列的发运总量,单列货值位居全国中欧班列前列,国际联运满载率始终保持100%。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4年6月“合新欧”开行以来,合肥中欧班列发展实现一年一个新台阶,迎来爆发式增长。2018年,合肥中欧班列在全国56个城市中排名第9位;今年一季度,在全国62个城市排名第7位,跻身全国中欧班列“第一方阵”中国机械网okmao.com。
近年来,合肥中欧班列开行国家和线路不断拓展。2014至2017年,合肥仅开往德国汉堡、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两条线路。截至目前,合肥中欧班列新增13条线路(中亚方向2条,中欧去程方向7条,中欧回程方向4条),覆盖7个国家,14个节点城市。
同时,运行频次不断加密。2014年合肥中欧班列每月仅发运1至2列,如今合肥中欧班列开行频次已达到每周发送7至14列,开行密度逐年增长。
此外,合肥中欧班列本土企业参与度不断上升,坚持差异化定价,对安徽本土货物运输价格给予倾斜。2018年增加服务安徽本土企业140余家,增加本土化产品集装箱发送量3000余箱。
今年上半年,发运安徽本地出口加工企业产品2521个集装箱,同比增长203%,越来越多的“安徽造”,如汽车、太阳能组件、机器人零配件、冰洗等产品,搭乘合肥中欧班列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如今,合肥中欧班列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坚持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班列、特需班列、“合新欧+”城际班列、“门到门”和“站到站”等一系列特色运输服务,先后开通“江淮号”“美的”“安凯”等企业专列,推动阜阳外贸企业、芜湖奇瑞汽车等首次搭乘班列出口。
天津市统计局19日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该市经济发展情况:上半年,天津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增速逐季向好。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评估审定,上半年天津市生产总值10371.16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6%,比去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
7月8日,世界载箱量最大的集装箱船舶“地中海古尔松”轮在天津港首航。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天津市共引进内资项目2628个,实际利用内资1537.96亿元,同比增长11.2%。北京、河北企业在津投资占比达到47.9%。口岸进出口货物中来自北京与河北的货物比重达到31.8%,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41家,合同外资额115.2亿美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23.8亿美元,增长4.9%。
天津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褚丽萍称,上半年,天津工业生产基本稳定,企业盈利状况向好;服务业发展提速,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关键领域持续发力;住宿餐饮市场持续活跃,线上线下融合并进;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居民收支稳定增长;招商引资稳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此外,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工业品价格基本平稳;上半年,天津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2%,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3个百分点。新动能快速积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不断巩固,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增长40.8倍,服务机器人增长42.3%,工业机器人增长40.0%。
褚丽萍表示,近两年,天津市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过程中,经济进入战略调整阶段,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但实际这也是正常的,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经阶段,天津经济发展的基础还在。天津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措施,科学进行宏观调控,上半年天津市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逐季向好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