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首页
机械 | 工程 | 工具 | 行业 | 信息 | 集合 | 诗词 | 组词 | 范文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机械商道 详细信息
天津谋划大智能布局 打造智港为新经济发展赋能,主引擎强劲有力 中国购物车世界看好
2019-07-22    阅读量:30597    新闻来源:互联网     |  投稿

  在宽阔的马路上,无人清扫车缓缓开过后,路面上变得干干净净;停靠进站的公交车上,乘客们纷纷刷手机上车;在图书馆中,机器人正在帮读者“刷脸”借书……


  这就是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的实施,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在2020年成为全国智慧城市的试点样板。


  “对于打造‘天津智港’,我们已经细化成发展智能经济、建设智慧城市的项目图,并制定了智能科技重点领域十大专项行动计划中国机械网okmao.com。我们正在按‘图’推进,加速落实。”天津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卫东说。


  进入新时代,身处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刻,天津市把智能科技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系统谋划“大智能”战略布局,打造“天津智港”。


  打造“智港”,离不开“源头”创新。7月5日,天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启动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00家,开发重点新产品1000项、“撒手锏”产品500项;高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要达到65%以上。


  “《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是天津市实施《科技型企业成长计划》和《打造科技型企业升级版》之后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新战略,将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航母级’创新型领军企业。”天津市科技局副局长段志强介绍。


  在天津高新区滨海信息安全产业园,飞腾CPU芯片与麒麟操作系统正在组成“PK”体系,共同打造我国信息技术的自主核心。“‘PK’体系实现芯片与操作系统的‘无缝’对接,将实现安全可控。目前,我们与天津数十家企业实现了生态合作,并与紫光、浪潮、阿里云、腾讯云等国内知名企业携手,联合发布了一系列新产品和项目解决方案。”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拓展部总监柯冠岩说。


  作为“天津智港”的技术支撑,天津市科技局围绕边缘计算芯片、认知计算框架、智能控制算法等关键技术,实施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精心打造了安全可控信息系统、智能安防、大数据、先进通信等7条智能产业链。


  而在产业化方面,天津市工信局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全面布局智能科技产业,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在打造产业链和产业生态方面,天津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包括了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等,这是我们打造‘天津智港’的产业支撑。”天津市工信局局长尹继辉介绍说。


  作为科技产业的重要支撑,10年间,国家超算天津中心走出一条军民融合发展创新之路,“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依托强大的计算能力,不仅服务于地震、气象、减灾等国家重大项目,而且为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研发等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如今,‘天河三号原型机系统’已开展大规模应用,在基础前沿创新、产业创新等领域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涉及国家12个重大创新专项领域、数十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80余家合作单位依托‘天河三号’原型机,完成了大规模并行应用计算。”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应用研发部部长孟祥飞对经济日报记者说。


  同时,天津市整合优势资源,出台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支持产业链快速发展。天津市专门成立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基金,并设立母基金9只,拉动了紫光云、海光信息等18个项目落户天津,带动企业在津投资超过160亿元,形成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金融资本跟进的市场化融资模式。


  在人才引进上,天津市坚决向企业“放权”。“海河英才”计划实施一年来,天津市先后认定了两批21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全力配合企业办理人才落户手续。


  “通过‘海河英才’计划,一年来我们已引入了120多名技术人才,我们北京研发中心还有员工主动要求来天津工作,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中科曙光天津公司商务部总经理鲍菁丹对记者说。


  随着智能科技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日益完善,发展智能科技产业已成为天津市实现“弯道超车”“换道超车”的强大推动力。据统计,智能七链已经集聚高新技术企业300余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而智能制造企业的产值、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0.9%、32.7%和25.7%。


  消费是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也是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从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来看,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1%,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巩固。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中国消费市场巨大,活力凸显,潜力无限,堪为应对外部挑战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厚底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7日发布《2019外部风险报告》表示,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已从2007年的约10%大幅降至2018年的0.4%,中国外部头寸已基本符合中期经济基本面,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不再依赖出口拉动,而转向内需驱动。


  “新消费”蓬勃发展,聚合经济增长澎湃动力。新消费既有传统需求的转型升级,又有新兴需求的强势拉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都助力着“新消费”蓬勃发展。比如,6月网上零售表现就可圈可点。尤其是引来广泛关注的“6·18”促销活动,就带动着网上化妆品类、家电类销售快速增长。新消费在提升人们体验同时,也聚合起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澎湃动力。


  消费升级态势明显,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近些年,中国消费升级态势明显,买服务成了多数人消费菜单里的“必选项”。上半年,在全部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为49.4%,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6月,发改委还专门印发《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消费升级推动着消费需求蛋糕越做越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了根基。


  潜力大、后劲足,中国消费市场世界青睐。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中等收入群体达到4亿人左右,消费市场潜力大、韧性强、活力足、成长性好。商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就超2万家,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7.2%。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近日发布报告也称,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有所上升,表明中国作为消费市场、供应方和资本提供方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近20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4%,6月单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3.4万亿元,同比增长9.8%。消费红红火火,既凸显了中国经济指标和内在结构的积极变化,也为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提供着增长之源、活力之源。其也足以表明,上半年中国经济6.3%的增长,是有质量的增长、可持续的增长。


  消费既关乎民生,也关乎经济;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未来,随着扩大进口措施不断实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以及国家以改革创新增加消费领域特别是服务领域有效供给,庞大的消费潜力还将进一步释放,中国“购物车”将推动经济大船在国际风浪中行稳致远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网机械(okmao.com)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客服邮箱:23341571@qq.com | 客服QQ:23341571
全站地图 | 二级目录 | 上链请联系QQ:2334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