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首页
机械 | 工程 | 工具 | 行业 | 信息 | 集合 | 诗词 | 组词 | 范文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机械商道 详细信息
高校如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CCF未来计算机教育峰会
2019-07-22    阅读量:30897    新闻来源:互联网     |  投稿

人工智能人才社会需求旺盛,企业不惜重金选人挖人,在供需严重不均的现实情况下,高校如何培养出合格人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7月19~20日,在青岛举办的中国计算机学会“2019CCF未来计算机教育峰会”上,来自20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0多位计算机教育界人士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了多角度讨论。


  全球知名自动控制和机器人专家、大疆公司的早期投资人、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认为,下一个产业爆发点是智能机器人,包括工厂的智能化装备、家用机器人、无人机、AR/VR、自动驾驶等。传统流水线式的、应试型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下创新时代,重要的是要有新的想法把知识应用落地中国机械网okmao.com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教授认为,如果将人工智能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三个层面,从现在我国的研究成果来看,属于基础科学层面的几乎没有,属优质技术科学层面的也乏善可陈,大多数还处于工程技术层面。他认为,新形势下,要对计算机系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优化,在通识教育中,要培育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还要建设AI伦理课。


  自2018年4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以来,据了解,全国已经有几十所大学设立人工智能学院。面对这股浪潮,很多专业人士认为,国内高校不应一拥而上,应该衡量本校的办学实力。要学习欧美国家一些大学以“万变应万变”的能力,谨慎设置新专业和院系。


  由于人工智能的实现和应用具有精深、博大的特点,深度和广度都有无限可能,所以很多与会者认为人工智能的目标定位非常重要。


  北京大学教授李文新认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首先是培养完整的“人”,所以关于人工智能的目的和意义,需要更多基于伦理层面的思考,不能没想明白就直接讲“术”。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网机械(okmao.com)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客服邮箱:23341571@qq.com | 客服QQ:23341571
全站地图 | 二级目录 | 上链请联系QQ:2334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