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首页
机械 | 工程 | 工具 | 行业 | 信息 | 集合 | 诗词 | 组词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高端访谈 详细信息
新消费提升美好生活体验,用先进科技为产业赋能,壮大新动能 蓬勃新消费—从用电量感知中国经济的温度与亮度
2019-05-24    阅读量:30635    新闻来源:互联网     |  投稿

  新消费既有传统需求的转型升级,又有新兴需求的强势拉动;既有实物消费的持续火热,也有服务消费的快速崛起,推动中国消费需求的蛋糕不仅越做越大,而且越做越优。


  近日,第九个“中国旅游日”如期而至,恰逢周末,在全国3500多条旅游惠民措施作用下,大小景区游人如织,国内旅游市场迎来小阳春。在旅游消费的规模之外,消费方式的变化也引人注目:智能门票、智慧停车、扫码讲解等新服务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成为消费升级的生动缩影中国机械网okmao.com


  中国的消费市场,正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移动支付的普及,让卖早餐的煎饼摊都用上扫码支付,给顾客带来更多方便;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把无人超市带到百姓身边,购物体验再度刷新;智慧物流的不断升级,让网购配送速度从次日达,到当日达,再到定时达,配送时效持续改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无人机助力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物流运输等,新科技带来新便利……这些真实发生在每个消费者身边的场景,讲述着中国消费市场不断形成新需求、释放新体验的精彩故事。


  新消费在不断提升人们体验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经济增长的澎湃动力。去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3.8个百分点,消费连续5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今年一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巩固。新消费背后,有强劲的需求做基础。近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强大购买力,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巨大消费力量,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可靠保障。


  新消费,除了消费方式、消费体验的“新”,更有消费结构的自我迭代、优化升级。有人注意到,无论是去年,还是今年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都没有达到两位数。事实上,这背后主要体现的是“消费结构优化中实物消费占比下降、增速回落”的发展规律。去年,我国服务性消费占总消费支出已经达到49.5%,这“半壁江山”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并没有体现。可以说,新消费既有传统需求的转型升级,又有新兴需求的强势拉动;既有实物消费的持续火热,也有服务消费的快速崛起,推动中国消费需求的蛋糕不仅越做越大,而且越做越优。


  新需求背后,有优质供给做支撑。“漂洋过海去消费”,曾经是不少国内消费者的无奈之举,突显了国内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窘境。近年来,国内一些企业主动创新,从以前“闷头搞生产”到现在“拥抱新需求”,不断推出更合消费者口味的产品和服务;采用柔性制造技术,大批量个性化定制的产品,更好满足了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人工智能、大数据引入生产,把消费者需求数据化,确保生产线上的产品就是人们需要的产品。可以说,新消费、新体验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需求的背后,正是新业态、新供给的不断形成,是供给水平的不断优化提升,反映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


  新消费背后,还有消费政策做保障。今年初,《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出台,多措并举促进汽车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提质升级、进一步优化消费市场环境等政策“大礼包”,为居民消费升级注入了新动力。近几年,消费市场的质量和标准体系逐渐改善,更加匹配消费提质扩容的需要;信用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更加完善,为消费提供了更好的制度框架……在各方努力下,制约消费的障碍正逐步清除,消费的活力与红利将进一步释放。


  消费关乎经济,更关乎民生。让人们更加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就能让消费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让新消费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亮色,让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具韧性与活力。


  在“数化万物”时代,作为最早践行零售数字化的科技创新企业,京东数字科技用先进科技为产业赋能,助力产业改造升级。


  “神农大脑”提供智能养殖解决方案


  “日龄120天”“重量47.98KG”“今日进水次数5次”“今日进食量1.8KG”……显示器上,一个蓝色圆环准确扫描到生猪面部,左侧弹出的相关生长信息一目了然。在人脸识别早已不是新鲜事的今天,京东数科旗下的京东农牧,正通过难度更高的面部识别技术,破解传统养殖业难题。


  京东数科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发合作,基于对养猪企业大数据分析,开发出集成国内顶级养殖专家饲养经验的“神农大脑”,一旦小猪在生长过程中出现问题,设备能及时提供专家级解决方案。


  依托3D机器视觉技术,“神农大脑”对养殖场内生猪数量和个体重量了如指掌;通过机器兽医24小时监测,可随时向“神农大脑”传输生猪健康状况资料,并让养殖巡检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7×24”式的巡逻监测,通过人工智能分析猪的行为、运动、体温、声纹、进食量等等,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就能做出相应分析并预警,事前控制疫病传播;饲喂机器人在“神农大脑”指挥下,根据每头生猪的营养指标按需供给,同一栏猪体重差异不到5%;利用区块链技术,每头猪从出生到出栏,信息记录完整且不可更改,确保生猪质量可倒查、可追溯。


  京东数科算法工程师和研发工程师为了准确掌握养殖业流程,天天进场就近观察。“综合应用面部识别、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科技手段,可以帮助养殖企业节约30%以上人力成本,节约饲料成本8%—10%,生猪出栏时间缩短5—8天。”京东数科副总裁傅彤介绍说,如果推广到全国养猪业,每年可节约行业成本500亿元以上。


  目前,京东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已经签约吉林、黑龙江、重庆、四川等地的多家养殖企业。


  “Alpha电”让电厂变“聪明”


  通过进一步挖掘数字价值,京东技术力量向多个领域延伸。京东商城通过对零售业供应链的数字化改造,降低成本50%以上,效率提升超过七成,行政区划物流网络实现全覆盖,极大改善用户体验。京东技术服务金融领域,大幅降低坏账率、资损水平,累计服务各类金融机构700余家。以京东农牧为代表,京东数科开始由服务业向更多实体产业开拓疆域。


  京东数科将数字技术服务于火力发电的项目称为“Alpha电”,旗下的京东城市组成由20名博士加盟的研发团队,开展协同攻关,最终以“三项国家专利”“2018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奖”的成果胜出。京东数字科技首席数据科学家郑宇表示:“人工智能优化火力发电方法如果推广至全国,每年可节省约70亿元的燃煤成本和污染治理成本。”


  京东数科还将科技创新“触角”伸向可穿戴仿生系统、机房管理、铁路检修等领域,通过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产品帮助实体经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亲手创造的未来,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而在农业和工业领域,刚刚迈出第一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京东数科CEO陈生强对未来信心满满。


  新华社记者姜琳


  用电量被视为经济“晴雨表”。今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特别是新型产业加速发展和居民消费活跃,带动企业用电持续较快增长。


  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5534亿千瓦时,同比提高5.8%。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光伏元件制造、互联网数据服务等用电增长均超过50%,显示出中国经济新动能不断壮大,新消费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新区域”领跑电量增长


  “4月份全国发电量增速进一步提高,西南、中南等地区发受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举行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孟玮一开场就拿用电数据“测量”经济“温度”。


  从用电等实物量指标运行情况看,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分地区看,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1至4月,西藏、内蒙古、广西、湖北、安徽、海南和新疆的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均超过10%。


  “过去是东部和沿海发达省份用电‘跑得快’,现在已经改为西部和中南部省份‘领跑’电量增长。除了基数较低因素,主要是脱贫攻坚、‘补短板’等拉大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有城镇化率和居民家用电器水平提高,以及原生态环境带动旅游消费增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副主任叶春说。


  5月,西藏林芝,雅鲁藏布江沿线多处工地如火如荼。海拔3000米的高原,工人们正忙碌着拉林铁路朗县站牵引变电所施工和设备基础浇筑。


  中铁电气化局拉林铁路四电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白小伟说:“今年以来拉林铁路大规模施工,铁路隧道、桥梁等3月份集中开工,用电量增加较大。下半年全线17个站房都要招标开工,用电量还将继续增加。”


  中电联数据显示,前4个月,西藏全社会用电量同比提高18.3%,增速居全国首位。


  “新动能”不断壮大


  中电联数据显示,4月份,制造业日均用电量达到近5个月最高值。


  “工业和制造业用电量平稳增长,数字化、信息化相关行业用电增速超前,反映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实现较快增长,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稳步推进。”叶春表示。


  4月份,风能原动设备制造、光伏设备及器件制造、新能源整车制造、互联网数据服务的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40.35%、64.21%、50.5%和58.99%。抢眼的数字背后,是高技术及其装备制造业亮点频现。


  全长138米的自动化生产线,包含48台套高端智能装备,人、机、物料全部实现互联互通。这是徐工集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条感应供电的旋挖钻机柔性生产线。


  徐工集团坚持加强研发,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蝶变”升级,今年以来密集推出新产品,仅3月份,徐工品牌出口就超过1亿美元。


  “前4个月徐州地区装备制造业订单满满,企业生产稳定,用电同比增长60.37%,一些小型装备制造企业4月份用电量增幅高达98.54%。”国网徐州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李颖表示。


  曾经“以煤为重”的内蒙古,一季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计算机等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均实现大幅提升,智能电视、光电子器件等工业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带动用电量“跑”在全国前列。


  “新消费”蓬勃快速发展


  据中电联统计,1至4月,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提高10.5%和10.9%,成为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力。互联网信息与数据服务、交通运输及仓储物流、住宿餐饮等行业用电量增速均表现亮眼。


  电力数据折射出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一大批企业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发现新蓝海。


  吉林白山市抚松县,一座现代养殖场里,生猪享受着高科技“待遇”。由京东数字科技提供的巡检“机器人”,可通过智能摄像头“识别”猪脸,从而“估算”胖瘦控制饲料投放;同时“分辨”猪声,以监控疫病降低风险。


  湖州织里,几天前举行的淘宝直播“亲子节”,24个小时通过直播平台累计销售童装30万件。


  不断改变的生活方式,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消费场景,个性化、智慧化的消费新趋势,正激活庞大的国内需求市场。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1至4月网络零售提速,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2.2%,完成快递量同比增长24.8%。


  “近14亿人口的超大内需市场,大众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说,“新消费孕育着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将给中国经济注入更多信心和韧劲。”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网机械(okmao.com)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客服邮箱:23341571@qq.com | 客服QQ:23341571
全站地图 | 二级目录 | 上链请联系QQ:2334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