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至8日,明略科技亮相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从顶层人工智能科研技术到垂直领域实现场景化应用等维度,全面展示了明略科技作为AI大数据独角兽企业,在数字中国建设进程的最新布局和成果。
在建设数字中国的进程中,中国正走向一个以先进技术为中心的未来。在研究先进技术商业化落地的过程中,明略看到了顶级的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业务需求脱节的问题中国机械网okmao.com。明略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将多种先进技术的横向连接,与各个行业知识的纵向深度沉淀,赋能政府、公安、数字城市、金融、营销、智慧商业等多个领域。
“将明略科技打造成一个一站式的企业服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平台。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知识和管理复杂度高的行业中的落地。”这是明略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吴明辉给公司的最新定位。他表示,明略科技将打通感知与认知智能,通过多模态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连接人、机器、组织的智慧,最终实现具有分析决策能力的高阶人工智能应用,让组织内部高效运转,让更多的人和资源投入到创新的工作中去,实现人机同行的美好世界,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AI顶层设计HAO智能:构建“感知-认知-行动”的AI闭环
在智慧餐厅中,当盘子掉在地上摔碎时,到底是派人类服务员去打扫,还是派机器人去打扫?这涉及到谁离的最近、谁在当时有空闲、谁去的成本更低、人类服务员是否有情绪等等一系列指标。
这个场景就是一个简单的组织智能应用场合,这也是未来人机协同要解决的难题。为破解闭环智能的人机协同挑战,明略科技提出HAO智能理论框架,致力于打通感知与认知,构建“感知-认知-行动”AI闭环,推动AI行业落地。在展会现场,明略科技展示的“HAO智能”蓝图设计备受关注。
HAO,就是融合HI(人类智能)、AI(人工智能)和OI(组织智能),形成三位一体的HAO智能体系。通过感知系统进行数据挖掘治理,建立数据驱动,以自然语言理解为核心的认知计算模型,构建知识推理分析的认知系统,打造从大数据到知识、从知识到决策的组织行动系统,形成人工智能反馈闭环。
明略科技打造的人机协同AI闭环,是在特定的行业应用场景中建立一个全局的智能决策系统,再通过人机协同完成决策的执行,最终的目标是提升行业应用场景的经济收益。
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全面发力垂直领域的场景化应用
明略科技从企业在线数据业务、智慧政府公共服务、新服务业业务三大板块入手,为提升整个社会的生产力而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拓展,并已经为大量的企业级用户提供了具有明略科技强基因的AI人工智能、大数据解决方案。
此前,明略科技深度参与上海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系统RISE平台中车联网系统的具体实施,这项国家示范工程不仅代表了行业的最高水平,也加速轨道交通车辆智能运维产业化发展脚步。明略科技通过大数据技术实时对正线列车设备的状态数据和故障数据进行监测,并结合检修数据、治理与关联,搭建底层大数据平台,同时提供扩展性接口,支持业主基于数据中心整合多厂商开展多类应用。该智能运维系统帮助行业消除或大幅度降低运营故障、减少运营影响、降低故障等级,确保运营安全;同时应对超大体量的轨道交通网络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人工作业、提高检修效率、减少人为影响。
而事实上,这仅仅是明略科技依托前沿技术为企业级用户的高质量发展赋能的一个缩影。
据悉,明略科技集团已为公共服务、工业、数字城市、金融、营销等垂直行业的2000多名客户提供包含感知、认知、行动结合机器人的完整的人工智能闭环解决方案。其中,针对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业loT、数字城市、金融等领域的政府机构和企业,推出的行业AI大脑明智系统2.0,已在多个省市公安机关、税务部门、政府管理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国中车、上海地铁等200多家标杆客户中成功落地。未来,明略科技集团,将针对餐饮、美妆、零售、供应链、食品安全与卫生五个细分赛道推出新的行业AI解决方案。
2019年,从全国两会到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从“智能+”的提出到哪些行业能成为人工智能新风口再到“数字丝绸之路”热议,业界正在从国内视角和国际视野探讨AI大数据的发展。作为致力于成长为全球企业级人工智能的领跑者、创造人机同行的美好世界的明略科技集团正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向着中国的世界级AI企业进发。
“各部位巡视人员请注意,智能化采煤远控模式现在开启。”4月22日上午8时,在同煤集团塔山矿调度指挥中心,技术工人桂儒佳开始了他一天的“采煤”工作。
没过几秒钟,通信设备传来嘀嘀声:“外围设备确认完毕,可以进行远程操控”“采煤设备确认完毕,可以进行远程操控”……各部位井下4G可视通讯电话向指挥中心陆续确认,只见桂儒佳轻点鼠标,井下的采煤机、运输机、转载机等井下综采设备相继联动运转。没有机械的轰鸣、没有飞扬的煤尘,在整洁敞亮的调度指挥中心,只见在监控屏幕上各类数据的跳动间,塔山矿8222综放工作面就源源不断地将煤炭输送到了地面。
“同煤集团塔山矿1500万吨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是国家‘十三五’资源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千万吨级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开采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工程。自今年2月27日正式投入运行以来,其安全、高效、便捷的优势明显。”同煤集团塔山矿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占元说,“开展千万吨级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开采关键技术研究,打造塔山矿年产1500万吨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工作面示范工程,对解决世界特厚煤层的开采技术将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瞄准“特厚煤层”难题
在我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中,厚煤层约占总储量的44%,厚煤层的产量也占总产量的40%以上,但14米以上特厚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技术是世界性难题。而塔山矿平均煤层厚度在18米左右,最厚的有20米,对煤炭开采来说,无异于打捞“深海沉船”。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行业获得单项支持力度最大的项目之一,“千万吨级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开采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该项目以“特厚煤层运移、冒放理论与自动化放煤机理研究”等五大课题研究为依托,攻克开采技术、成套装备、支护材料、安全保障四大难关,开创特厚煤层智能化开采的世界纪录,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马占元说,塔山矿8222综放工作面的智能化综放开采成套装备,是我国29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内外先进的矿山装备研发和制造厂商共同完成整体设计选型配套及生产制造的世界先进装备。
智能“大脑”能掐会算
“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是这个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核心。”塔山矿生产副总经理王磊说,“该项目实现了设备数据高速上传和控制信息实时下达,控制延时不超过500毫秒,将人的视听感官延伸到工作面,身临其境监控安全生产。”
该工作面集中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设备状态监测系统、通讯网络平台与多项关键技术,形成了综采工作面的整个大型控制系统。系统通过建立工作面实时工业以太网与无线网络覆盖,将各个相关设备联系在一起,实现各个设备间的数据交换。
“监控指挥中心是‘大脑’,它具有智能采集分析信息、智能指挥机械采煤、智能修正操作等功能。不仅设定采煤机的牵引速度等参数进行自动割煤,还可以按照示范刀所记录的工作参数、滚筒高度轨迹进行智能化预算,形成记忆截割模板,在自动截割过程中不断修正误差。”桂儒佳说。
智能“感知”采煤流程
让“大脑”能力发挥到极致,需要灵敏的“神经网络”。在2公里长、200米宽的采煤工作面上,60多个摄像头、1500多个传感器,通过网络互联集成管理,实现了高效快捷指挥,所有设备都实现了自动精准安全控制。
来到塔山矿井下400多米深的8222工作面,只见巷道和工作面布满了LED灯。塔山矿智能化综采队队长李瑞金指着支架顶梁上安装的摄像仪说:“这是我们在井下的‘眼睛’,是我们视频通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工作面有48组,它能够清晰捕捉设备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观察采煤机的运行位置,及时地通过网络传输给‘大脑’,即监控指挥中心。”
监控指挥中心主任张慧说,每个支架控制器和每个摄像仪都是信息网络的节点,它们自动采集、统计、分析和反馈设备当时运行数据,通过光纤传输至监控中心,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果。
“这些就是系统的‘神经’,通过压力、倾角等多种传感器,实现液压支架防倾倒、防片帮、防冒落、状态控制等,自动完成工作面跟机作业,精确控制推移油缸,减少工作面推进的误差。”张慧指着支架上的传感器说。
李瑞金介绍,综采队原来每班20人,实现智能开采后,每班不到8人即可完成任务。未来,塔山矿1500万吨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将力争建成工作面回收率达到95%以上、混矸率不超过30%的行业一流智能化综采工作面。
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因在美国投资失利处于经营重建的日本千代田化工建设公司可能会获得第一大股东三菱商事、三菱UFJ银行的融资支持。目前,注资计划正处于最后的调整阶段。
据报道,注资的方式有可能是通过发行优先股的第三方定向增资,有可能达到大约1500亿日元的融资规模。
千代田化工在美国投资建设液化天然气机械设备失利背负损失,2019年会计年度(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31日)合并财务报表的赤字估计超过2000亿日元,急需改善财务状况。
千代田化工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投资液化天然气机械设备工程,但因为飓风灾害后的复兴工作占用了大量人手,难以确保足够的工程工作人员,最终发生巨额赤字。
受工程费用大幅度增加等影响,7日公布的2019会计年度的合并净损失达2150亿日元,远远高于当初预测的1050亿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