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今日    | 手机版 | 资讯 | 产品 | 企业 | 热点 | 商道 | 原料 |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hom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 详细信息
人工智能下 未来大学应打掉围墙,长三角将打造一极三区一高地,中部崛起将迎新一轮政策红利
2019年05月24日    阅读量:671     新闻来源:中国机械网 okmao.com    |  投稿

如果要问对这个时代最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大趋势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能答上来——人工智能。面对新技术挑战,首当其冲的正是对于未来人才培育的大学。


5月19日,国内率先设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高校之一的同济大学建校112周年之际,在著名人工智能专家、校长陈杰的支持下,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与设计创意学院联手举办“未来大学论坛”,提出“未来如何塑造大学?大学如何塑造未来?”的命题,邀请来自技术、传媒、教育、设计、哲学等各行业专家与大学校长、学者和学生们一起,以超前的思维和创新的视野对大学在未来的各种可能性作了一次开放性的探讨中国机械网okmao.com


构建未来


模糊大学边界设计改变乡村与社区


●娄永琪(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


娄永琪教授曾是一个建筑师,2004年,当他设计的学校落成时,被评价“真美、像一个园林”,娄永琪开始反思:一个学校像园林是件好事还是坏事?于是,最近十年,用他的话说就是在“拆墙”。在接受新京报专访时,娄永琪谈道:“中国大部分大学都是由围墙圈起来的,但大学和社会的界限、和城市的界限不应该这么明确。”


他理想中的大学是一个“道场”,有理想、有思想、有社群。各种各样的知识、资源、人群、事件、活动的交互关系构成大学里学生在学习,老师在教学和研究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每个人学习和成长的轨迹都可以不一样。他从“拆墙”谈到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强调学术与实践、设计与生活、创新与日常相融合的理念,向大家介绍了设计创意学院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区融入、生活方式引领到创新转化等不同领域的案例和成果,其中包括“设计丰收”和“NICE 2035”。


12年前,娄永琪教授启动了一个叫做“设计丰收”的城乡交互设计研究项目,并选择上海崇明岛仙桥村进行实践,包括改造民宿、建试验田、蔬菜大棚、体验大棚等,形成了城乡交互的典型案例。对于娄永琪教授来说,这个项目最大的意义在于,在行动中逐步明白中国未来的乡村应该是什么样的。


“未来的乡村振兴的核心,是能否创造性地破解产业难题,催生新的社群和文化,而不能仅仅想着商业和旅游。中国要走出和片面城市化不一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城乡交互。”今年,娄永琪提出了“设计丰收2.0”计划,希望通过设计思维,众筹一个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2平方公里的产村融合的复合社群。


此外,娄永琪教授还发起了“NICE 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区”,推动了大学和社区的融合互动。他们和四平街道合作,在社区众筹了一系列面向2035年的实验室。娄永琪教授表示:“大学是年轻人才和思想、研发集聚的地方,应该主动把这部分资源外溢到社区,将社区从城市创新的终端变成源头。”


娄永琪教授谈到学院陈永群老师主持的一次研究,一位居住在上海弄堂几十年的居民因为空间狭小,将刷牙的水斗装到了窗外,于是每天刷牙都是“推开窗,边刷牙,边看风景”。“这个场景非常美,这种设计是被生活倒逼出来的。社区中人们的生活智慧,是创意设计的宝贵来源。”说到城市更新,娄永琪教授补充说:“为什么很多这样的项目会死掉?因为往往只设计了物质空间,没有设计它的魂。如果你不设计业态、运营和管理,而只设计它的外观,它怎么可能活呢?”


无论是设计丰收,还是NICE 2035,娄永琪和他的团队想要做的,是为这个世界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对话未来


人文科学不能失去介入技术生活世界的能力


●孙周兴(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


新京报:你为何要发起这次“未来大学论坛”?


孙周兴:之所以要发起这个论坛,是因为技术工业加速发展,大学和社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说实话,讨论未来是有风险的,因为未来还未来。但人本质上是可能性的动物,是向未来开放的,是在对未来的筹划中展开生活的。所以我们还必须进行这样的讨论。


新京报:随着你在演讲中提及的“人类世”的开始,技术发展愈来愈快,人类将更多地转向非标准化的、机器无法完成的工作。在你看来,是不是已经出现了技术“倒逼”大学改革的情况?


孙周兴:地质学家和哲学家把1945年标识为“人类世”(Anthropocene)的开始。所谓“人类世”意味着技术统治地位的确立,人类成为一种影响地球存在的力量。以我的理解,也意味着“自然人类文明”向“技术人类文明”的转变和过渡。大学和一般而言的教育制度是为自然人类文明而设的,对应于自然人类文明的知识形态,而未能对已经形成的技术生活世界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


大学当然也在改变自己,但也经常成为一种僵化的和保守的力量;面对现代技术的加速进程,今日大学学科建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变得不合时宜。这虽是全球普遍现象,但恐怕在我们这儿是最明显的。比如我所在的人文科学,好像永远是文史哲三门,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我们都可以躲起来缅怀过去,虚构历史上的美好时代。


人文科学如果失去了介入当今技术生活世界的能力和责任,它不被边缘化才是怪事一桩了。


现在新技术咄咄逼人,确实是形成了一种倒逼之势。我曾经说过,今天的大学可能会面临这样的窘境:一些专业的学生被招进大学里读书,四年毕业后发现这个行业已经消失了。这听起来像开玩笑,但显然不全是笑话。


新京报:你在讲座中提到,人工智能对人文科学的影响是最突出的,在未来时代里,数码知识与人文科学的关系将变得更为紧张,能具体展开说说吗?未来人文科学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方向?


孙周兴:今天以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标识的“数码知识”已经成为主流的知识形态,而且必将对艺术人文科学造成挤压和冲击。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原本属于人文科学的一些领域被技术化的数码知识所占领,比如学术翻译,恐怕很快会被机器翻译所取代,又比如古文献整理,将很快不再需要自然人类来做了;二是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表达方式,也将越来越技术化,近世社会科学的兴起本来就是这方面的表现;三是人文科学学术研究的制度体系越来越被技术所规整和统辖,今天全球大学和研究机构日益严密和严苛的量化管理,已经危及人文科学的生存。


至于未来人文教育的方向,我的一个猜度性的说法是,它将致力于体验-创意-游戏-共享,其基本任务是技术人类生活世界经验的重建。


新京报:你还谈到,不可数码化或难以数码化的人文科学在未来有可能发挥其别具一格的作用,哪些属于不可数码化或难以被数码化的人文科学?


孙周兴:人类的想象和创造在“普遍数理”之外,属于无法被完全形式化和数码化的艺术人文领域。这正是艺术人文科学的未来意义所在。


我不否认艺术人文科学面临的挑战,我也知道在未来的技术统治时代里,艺术人文科学是难以与现代技术相抗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言放弃,相反,为了抵抗技术风险和保卫个体自由,为了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文明状态,艺术人文科学可能是一个更重要的着力点,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5月23日,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正式闭幕。《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会上获悉,长三角地区将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当中扮演更重要角色,担当更重要使命。即将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长三角区域发展做出了全新战略定位——“一极三区一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由一市三省主要领导参加的会议是四地共同研究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第一次会议,也是集中检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成效的第一次会议,进一步明晰了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定位和战略方向。


  据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介绍,此次会议围绕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重点研究部署新时代推动更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举措,签约了一批战略性、根本性、长远性、引领性的重大事项。同时,审定2019工作计划和重点合作事项清单,并将谋划一批四梁八柱、顶天立地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徐宪平表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目的是探索全国范围内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模式,为全国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样板,引领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在更高的能级和水平上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


  据悉,中央对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明确定位为“一极三区一高地”。权威人士表示,未来长三角将建设成为全国发展强劲的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徐宪平认为,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开放既是根本路径,也是主要动力。他指出,现有的体制要素流动不顺畅、资源配置不合理是最大障碍。因此,要素自由流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变革,开放对接对标国际通行规则,与全球合作与竞争是发展的重点。例如,推广促进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经验和做法,以货物自由、资金自由、投资自由等为重点,在全域逐步推进投资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借鉴世界银行营商体系评价的做法,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建立长三角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此前建议,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要重点解决三个关键问题:第一,协同培育产业,要将各省市竞争最激烈的战略新兴产业和高能产业的协同培育作为一体化示范区的工作重点。第二,推动区域一体化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和跨区域协同治理重大制度创新突破。第三,打造示范区的统一市场。


  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土地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原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提醒,一体化并不是一样化、不是同质化,甚至也不是要均衡化,一体化还需要通过多样化、差异化促进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前述权威人士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将分别从共性与个性、合作与竞争、集聚和辐射等方面进行突破。合作与竞争方面,一体化发展既要在产业体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深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持续放大规模效应、协同效应、集聚效应,更要着力共建公平公正开放包容的发展路径。集聚和辐射方面,意味着既要着力提升长三角集聚全球资源要素的能力,在更大范围吸引资金,吸引技术,吸引人才,整体提升区域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更要着力增强辐射带动的领域,使广大地区都能够通过长三角的平台通道,利用国内外资源,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不能避谈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正确的态度是不仅要谈,还要拿到桌面上来谈,形成一套管用的制度体系。”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长三角一体化决策咨询专家周振华表示。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常务副主任阮青说,一市三省在跨区域的投资、产业转移承接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摸索一套科学、合理的利益共享“算法”。


  对此,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一市三省正在抓紧编制长三角产业地图,积极探索跨省市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


  李锦斌表示,下一步长三角区域将聚力推进“六个一体化”。聚力推进空间布局一体化:高水平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破行政边界,打造生态友好型一体化发展样板,加快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建设;推进科技创新一体化:高质量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快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联动发展,加快培育长三角科创圈,联手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全球创新高地;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瞄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未来产业和重点领域,依托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研发机构、开发区等,搭建一批产业一体化组织,打造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


  此外,推进市场开放一体化:加快建设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扩大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农业等重点领域对外开放,加快大通关一体化建设,合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进生态环保一体化:推广完善跨流域跨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重点跨界水体治理,联合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控,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世界级港口群,携手打造数字长三角,加快推进5G等新一代信息基础建设,合力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让一体化红利更多汇聚长三角。


  近日,我国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中部地区应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包括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绿色发展、做好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


  业内人士表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是落实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形成东中西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此次座谈会对中部地区下一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部地区崛起将很快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


  中部崛起迎新契机


  在我国地理位置中,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交通网络发达,生产要素密集,但由于产业多属于传统制造业,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地区经济增长、结构转型面临的压力较大。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倾斜,中部地区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2006年以来,中部崛起战略推进了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部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拉动作用明显。数据显示,到2018年,中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19.2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提高到21.4%,工业、投资、消费、进出口等增速均居全国四大板块前列,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具体来看,自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按不变价格计算,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相对于2006年增长了2.1倍,年均增速为10.8%。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5%,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此外,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地位稳固,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持续多年稳定在30%左右。全国能源原材料供应重点地区的地位更加巩固。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地位逐渐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重点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力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四大区域产业比较来看,2017年,东、中、西、东北四区域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9%、9.5%、11.5%和11.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3.1%、45.0%、46.7%和50.8%,中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明显低于其他区域。


  正因如此,此次会议明确指出,中部地区要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要聚焦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要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走出一条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路子。


  会议强调,中部崛起应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事实上,中部六地对下一步的发展已有准备。从湖北来看,2018年湖北发布《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来五年湖北制造业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提升;新经济增加值占二三产业比重达到30%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6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


  山西方面,据山西省科技厅厅长谢红介绍,山西将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设,实施“种子计划”“育苗计划”“成长计划”等助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一系列项目,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鼓励引导社会和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启动山西科技金融创新发展专项,通过“政银”合作,开展科技型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试点,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湖南方面,此前发布的《湖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到2021年,湖南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


  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指出,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乘势而上,扎实工作,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会议还明确提出,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加大对中部地区崛起的支持力度,研究提出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强统筹协调。


  业内专家指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释放出明确的信号,预计中部地区崛起将很快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对记者表示,这次座谈会提到要加大对中部的支持力度,希望中部发挥独特优势,可以预见,在未来发展中中部地区会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


  在陈耀看来,中部地区制造业基础比较好,要抓住新产业变革和新技术革命的机遇,转型升级,提升制造的层次,加快迈向中高端。因此,在培养先进制造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可以给予中部地区政策支持,例如在增加研发投入、发展高等教育、鼓励企业办学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他认为,关键要靠继续优化营商环境。


  他指出,平台载体建设方面也可以加大支持力度,“比如说国家级产业园区,园区基础设施的前期投入不够,硬环境需要加大投入。”


标签:行业资讯高端访谈机械商道人工智能市场评论设备与仪器工业设备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客服邮箱:service@cnso360.com | 客服QQ:23341571

全站地图

深圳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工商网监
电子标识